他表示 , 灭活疫苗实现了多个技术创新点 , 面对疫苗株选育难、生产规模难放大、病毒灭活、抗原纯化、临床研究时间长等研发瓶颈 , 中国疫苗正不断加强技术创新 , 力求做到安全有效、过程可控、保障产能 。 在此创新技术下 , 中国疫苗实现了“快”“好”“多”的优势 。
多因素推动新冠疫苗快速应急研发
杨晓明强调 , 我国疫苗技术创新经历技术水平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三个阶段 , 品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 , 国际化从自产自用到国外引进再到自主创新 , 实现了快速发展 。
“中国疫苗水平正在逐步从‘疫苗大国’向‘疫苗强国’转型 , 2020年新冠肺炎疫苗快速研发 , 是中国疫苗产业转型发展的‘重大转折点’ 。 ”杨晓明表示 , 新冠疫苗上市前 , 疫苗研发最短时间为5年 。 我国新冠肺炎疫苗快速应急研发的成功因素在于举国体制支持、成熟的研发技术平台、各界全力投入和创新研发体系的共同发力 。
未来在持续创新的过程中 , 杨晓明坦言将会遇到更大的挑战 。 如何保证疫苗供应?如何应对毒株变异?如何保持免疫持久性、长期安全性?如何保障未成年人接种以及新冠常态化VS新病毒出现等方面 , 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给出答案 。
最后 , 杨晓明强调 , 疫苗研发的技术生产供应质量的评价体系也应该同步跟上 , “疫苗研发上市快 , 但一个指标都不能含糊!相关评价体系要更加科学、快速和精准 。 ”他指出 , “中国疫苗”已实现“走出去” , 未来也希望“中国科技”能“走出去” , 以科技抗疫的创新手段为全球抗疫做出中国贡献 。
【杨晓明|新冠灭活疫苗安全性如何?有效性多强?中国生物杨晓明打分啦】奥一新闻采访人员 林诗妍 管玉慧
推荐阅读
- 模型|2022前展望大模型的未来,周志华、唐杰、杨红霞这些大咖怎么看?
- 视点·观察|花51万请陈小春等直播带货4场只卖出5000元 李湘、杨坤也“翻过车”
- 杨晓凡|航天员叶光富:我已出舱 感觉良好
- 杨璐|嫦娥五号备份存储月壤入藏湖南韶山
- 杨佳|明天,第二次出舱!
- 宇宙|元宇宙不是戏法
- 技术|OceanBase杨传辉:一体化架构的分布式数据库已成为企业级系统首选
- 杨舒怡|空客A380客机,停产
- 汤洪波|空间站宜居吗?航天员杨洪波:太空上可实现“酸奶自由”
- 国人|杨振宁的物理成就已经超越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