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基础制造与高端制造相辅相成 , 发展先进制造就必须重视传统制造业转型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曙光董事长李国杰以《大力发展开源智能化工业软件》为题 , 在2021年大湾区科学论坛智能工业软件论坛上作报告 。 聚焦工业软件中的“三座大山”之一的EDA(自动化电子设计)软件 , 他表示 , 用于集成电路设计的EDA软件正是智能制造的典型代表 。 然而 , EDA软件开发、芯片设计和加工企业要密切合作 , 打通行业上下游 , 从生厂商反馈中获得必要的数据 , 才能保证设计的有效性 。 在这方面 , 我国还需打通这一产业链 。
文章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曙光董事长李国杰
李国杰提出 , EDA软件发展的新趋势有三:一是智能化EDA , 本质上是在给定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IC设计方案 , 最终目标是实现“全自动化” 。 “就像是自动驾驶一样 , 最终也要实现无人的自动设计 。 ”二是开源EDA , 形成开放的工具集群和行业生态 , 由系统厂商、芯片厂商和EDA厂商共同制定开放标准 , 大幅度降低专业人员门槛 。 三是高算力的EDA , 即EDA与云计算相结合 , 在“云上”提供EDA服务 。
从智能化EDA发展层面看 , 纵观如今的芯片设计 , 其需求量越来越高、种类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 相对应的设计成本也越来越高、设计周期越来越长 。 李国杰指出 , 一款5纳米的芯片仅设计成本便达上亿美金 , 最精细的芯片设计费高达5亿美金 。
为此 , 李国杰表示 , 要实现“全自动化”所面临的首个挑战便是解决全流程的高效问题 , “实现人工智能全流程设计芯片(AIDA) , 而不是人工智能辅助EDA设计” 。 他称 , 这就需要用人工智能模型学习专家知识 , 大幅度降低芯片设计门槛 , 提升芯片设计效率 , 实现端到端的快速无人化设计 , 把原来按年计算的芯片设计时间大幅压缩到按周计算 。
第二个挑战是要跨越工艺代差 。 李国杰提到 , 在芯片设计上 , AIDA跨越打破原来芯片设计流程里的分层、分块的约束 , 在水平方向打破模块界限进行跨模块的水平优化 , 在垂直方向打破设计层次进行跨层次的垂直优化 。
第三个挑战就是要跨工艺方法 。 设计规则的复杂度随着工艺快速增加 , 不同节点工艺引入的设计规则指数级增加 , 对芯片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 李国杰称 , 这需要设计出跨工艺方法 , 既要提炼出与工艺无关的设计技术 , 使得AIDA基本技术可以泛化到不同的工艺节点上 , 而不是对每个工艺进行重新设计、训练AIDA的模型和算法 , 又要针对不同工艺提炼出与工艺相关的技术 , 实现优化设计以提高芯片设计效果 。
推荐阅读
- 智能化|适老化服务让银行更有温度
- 智能化|龙净环保:智能型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成果通过鉴定
- 大脑|从抗疫到治堵,AI成行业智能化“大底座”
- 探测|国内电力气象领域首个“院士工作站”落户上海
- 智能化|2021,来“盘” | 5G与千行百业加速融合,这十大标杆功不可没!
- 新药|朱兆云院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对病人最直接的帮助
- 老人|“为你们贴心的服务点赞!”96岁院士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 月球|院士曾称2030年登月有望!航天局确认研发新一代载人火箭、重型火箭
- 国之|瞭望 | 为国之重器装上“千里眼”“顺风耳”——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
- 降低|李彦宏:“AI工具箱”降低技术门槛 为智能化转型提供技术大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