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专业集群理念指导下 , 学校完善了专业动态调整优化机制 , 形成随动产业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集群式专业结构;创新了开发、配置和转换资源的方法 , 迭代优化模块化课程5000余门 。 专业集群涵盖全校近85%的专业 , 机电类专业被同行誉为全国高职“单打冠军”、数控技术专业群实现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的全部项目和高级别奖项“大满贯”等 , 形成业内广泛认可的系列成果 , 也奠定了学校“领军全国、国际知名的智能制造特色校”的基础 。
【技术|构建“三通三合”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 促进供需畅通 , 实现人才供给符合多元需求
针对生源类型差异化带来的学生需求个性化、智能产业“个性化、小批量”岗位变迁带来的人才需求多样化的新变化 , 学校以专业集群建设为引领 , 以产业发展和学生成才需求为导向 , 通过与西门子等世界500强企业和阿里云等国内领军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校企混编教学与科技创新团队、联合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和优质教学资源等 , 促进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充分发挥教学名师、大国工匠的育人效应 , 强化德育与技术技能、专业与创新教育融合 , 涵养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推进课证融通 , 培养双证实用型人才;优化“能力导向、四阶递进”专业群课程体系 , 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组建开源创新创业学院 , 实施研赛创教一体化教育教学 ,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 实践并完善了“双主体两融合多通道”人才培养模式 。 同时以智慧校园的大数据为支撑 , 依托内部质量保证体系3.0 , 机制与文化双引擎驱动 , 周期性校准供需目标 , 促进育人全程“灰箱白化” , 实现闭环控制 , 服务全体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 即通过目标校准促进供需畅通 , 实现人才供给符合社会多元需求 。
“双主体两融合多通道”这一培养模式 , 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很好实践:学校于2004年起开设创新班 , 进行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2007年推行学分制改革;2009年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证书;2017年成立开源创新创业学院 , 学生多元成才取得显著成效 。 具备“六个一”特征(课题、论文、专利、大赛、创新创业项目、优秀毕业设计等一项及以上)的毕业生占比23.6% , 毕业生各类职业证书获取率达146% , 为无锡及周边地区的制造业骨干企业培养了大量中高层技术和管理骨干 , 学校两次入选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
强化教学条件支撑 , 促进校企融通 , 实现平台技术支撑契合企业创新发展需求
制造业数字化升级过程中技术交叉多、更新迭代快 , 倒逼学校提升创新能力 。 学校以学生成长和成才需求为驱动 , 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了集“人才培养、生产示范、技术服务、文化融合、国际交流”五位一体的智能制造工程中心 , 强化专业集群的条件支撑 , 实现了从平台共建到资源共享再到命运共通 。 依托该平台发挥“技术、项目、资源”要素作用 , 聚焦智能仓储、5G工业应用等方向 , 教师走进企业开展应用技术研究 , 学习和钻研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 形成核心技术能力 , 并将技术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 , 及时融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 , 大幅提升了师生的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 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支撑 。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bug|这款小工具让你的Win10用上“Win11亚克力半透明菜单”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历史|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精度|将建模速率提升10倍,消费级3D扫描仪Magic Swift在2021高交会大显“身手”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南安市司法局“加减乘除” 打造最优法治营商环境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