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广东“十四五”规划:有序引导广州、深圳等在海底放数据中心

12月14日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 , 支持海底数据中心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 有序引导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和惠州等地在海底布放高能耗数据中心 。

海底|广东“十四五”规划:有序引导广州、深圳等在海底放数据中心
文章图片

为什么要把数据中心设在海底?
微软是第一个尝试将数据中心放到海底的公司 。 2018年 , 微软将864台服务器用潜水艇装着沉入苏格兰东北部的奥克尼群岛海底 , 两年后打捞上岸进行评估 。 微软发现 , 海底数据中心各方面性能均比传统的数据中心好 , 且在水中的故障率为陆地的八分之一 。
数据中心在陆地上面临的两个非常显著的问题可以在海底得到很好解决 。 一是隔绝温度变化、氧气腐蚀等干扰 。 数据中心内部布满高精密部件 , 如果在将其放置在温度可控 , 抽离氧气、水汽及人为干扰的真空环境中 , 那么会大大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 。
二是海水冷却服务器 。 数据中心中往往有大量服务器聚集在一起 , 而服务器非常怕热 , 产生的热量必须要及时疏散 。 据公开数据 , 一个数据中心每年的电力成本中有41%是用于制冷 , 而全球数据中心每年消耗的电量占全球总电量2%左右 , 能源消耗成本占整个IT行业的30%-50% 。
在陆地上常用的两种冷却方式分别是机械冷却(通俗来说即多开空调)与空气/水蒸发冷却(通俗理解即“看天吃饭” ,冷却好坏皆由外部空气温度和水情况决定) , 前者成本很高 , 后者稳定性低 。 然而作为天然的冷却资源——海水具有较高容热量 , 可以将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却系统散入海水 。
除了解决了两点非常显著的问题之外 , 还有沿海人口密度高 , 数据传输快 , 云计算效率更高;可以利用海洋的潮汐能 , 在海洋中获得碳中性电力;可以通过管道连接海下带宽 , 加速数据传输等等好处 。
【海底|广东“十四五”规划:有序引导广州、深圳等在海底放数据中心】《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中还提到 , 到2025年 , 海洋生产总值继续保持全国首位 , 建成海洋高端产业集聚、 海洋科技创新引领、 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合作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四类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10个 , 打造5个千亿级以上的海洋产业集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