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戏|?FBEC2021 | 对话阿里巴巴云游戏事业部/元境副总经理 龙志勇:坚持研运一体化服务的路线( 二 )


上了规模 , 还可以做一些业务的共享和复用 。 比如云游戏的算力和带宽在闲时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业务 , 这也是上规模后给成本带来的好处 。
另外 , 成本还是依赖于技术的不断演进和迭代 。 比如元境基于Windows的轻量级的游戏化的云游戏容器 。 通过虚拟化技术 , 隔离技术 , 能够把不同游戏实例所用到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做到比较有效的隔离 , 使得同样一个成本的算力资源能够为越来越多的实例来复用 。
其实就像做一个除法 , 当你的分母越大 , 最后的结果越小 , 成本越低 , 这也是需要靠技术的不断迭代来实现 , 我们也在做这个事情 。
元境最近提出了云化移植的开发工具 , 实际上也有一个作用 , 就是让游戏的开发者可以结合自己游戏的特点进到云游戏的开发里面来 , 因为它对自己的游戏最了解 , 结合我们调试的能力 , 可以调到一个最优的成本和性价比 。
Q:元境作为面向云游戏时代的研运一体化服务平台 , 和其他云游戏服务商相比 , 有哪些优势和竞争壁垒?
龙志勇:首先 , 我们基于七个平台做的跨平台移植 , 可以做到三大类游戏——即端游、手游和页游在七大终端平台的移植 , 在这一点上 , 我们处于行业的领先水平 。
其次就是刚刚讲的“研运一体化” , 我们是国内比较早地推出了面向云游戏开发者的云化移植和开发工具 , 通过让开发者尽早的参与到这个里面来 , 让整个云游戏的体验做到更优 。 这个是产品设计上 , 我们做到的差异化能力 。
另外是技术上的差异化 。 我们有阿里巴巴的基础设施 , 覆盖了从中心到边缘超过2800个节点 , 我们可以下沉到离用户最近10公里的范围 。 为了优化用户体验 , 我们和达摩院联合创建5G网络实验室 , 针对真实网络场景建立35+模型 , 并在数字化系统中模拟还原 , 研究各种弱网条件下的画质、帧率、码率自适应算法 , 使云游戏的实时互动体验处于特定网络条件下的较高水位 。
另外我们团队还囊括了一系列的技术专家 , 包括外部请到了谷歌和网易这样懂云游戏和懂游戏的专家组成的一个团队 , 这也是我们软实力的一个体现 。
Q:你们为开发者提供的那么多工具和服务 , 目标是为了帮开发者集中在创作和创新上 , 那么元境提供的这些技术和服务 , 和元境自己相比 , 你们给自己打分的话 , 觉得你们做到了怎样的水平?之后还会往哪些方面迭代优化?
龙志勇:这个打分不好打 , 因为没有什么标准 。 至少我认为在开发者工具上我们肯定是国内比较早提出这个概念 , 并且把它落地下来的 。
我们是在这几年的实践中 , 意识到很多东西是需要游戏厂商和我们一起去达成的 , 所以我们推出了开发者工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