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氧|螺旋藻高效载药系统 可嵌入肠道延长释药过程
12月13日 , 采访人员从浙江大学获悉 , 该校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研究员团队联合哈佛医学院陶伟团队 , 开发了一种新型口服给药策略 。 该研究利用螺旋形天然微藻负载药物姜黄素 , 将药物输送至肠道组织 , 并利用药物的螺旋结构使其嵌入小肠绒毛 , 提高药物的肠道递送效率和生物利用度 , 用于治疗结肠癌和结肠炎等多种肠道疾病 。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学术期刊《科学进展》 。
【活性氧|螺旋藻高效载药系统 可嵌入肠道延长释药过程】“胃肠道具有复杂的消化环境 , 许多药物容易被胃酸和活性酶降解失活 。 某些代谢速度快或水溶性差的药物 , 则难以突破消化系统的多重生物学屏障 , 无法达到理想的生物利用度 。 ”周民介绍 , 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 , 天然活性微藻生产成本低、生物安全性良好 , 其带有负电荷的表面可通过静电吸附装载带正电荷的小分子药物 , 其细胞膜上的水通道和连接孔也允许小分子通过并进入其膜内 , 对药物的负载效率较高 。
“螺旋藻中的天然叶绿素具有荧光特性 , 无需任何额外的荧光标记即可实现体内的无创追踪 , 多项性能优势使其成为具有潜力的候选药物递送载体 。 ”周民介绍 , 姜黄素是植物姜黄的活性成分 , 研究表明其具有抗氧化作用 , 能够抗炎和重建骨骼 , 已被药监局批准使用 。
经过小鼠实验验证 , 联合团队开发的螺旋藻载药系统 , 可以在保持结构完整的状态下快速通过胃部 , 由于其螺旋形的结构特点 , 相比球形载体更易嵌入肠绒毛之间 , 逐渐降解并释放药物姜黄素 , 从而延长药物在肠道中的滞留时间 , 提高药物的吸收效率 。
“在原位结肠癌的放射治疗中 , 该螺旋藻载药系统表现出抑制肿瘤的协同治疗效果 。 同时 , 其可作为辐射保护剂 , 通过消除高剂量X射线照射生成的活性氧、减少活性氧诱导的细胞DNA损伤来保护正常肠道组织 。 ”周民表示 , 该研究还发现了口服策略在结肠炎治疗中的潜力 , 有效降低了结肠炎小鼠的促炎细胞因子水平 , 缓解了结肠炎相关症状和病理表现 。 目前 , 该团队正在对其开展系统的毒性研究 , 以推广其在临床的应用 。 洪恒飞 采访人员江耘
推荐阅读
- 移动|全国首台低温高效提取移动智能工厂落户江西
- RNA|高等植物第四种RNA聚合酶 可与“伙伴”高效合成双链RNA
- 沈余银|视频化趋势下,云技术如何让视频表达更高效?
- 设备|小米拍拍 4K 高清投屏器体验:「投屏」更高效的打开方式
- 设计|独特形态+创新功能 三星Galaxy Z Flip3 5G将便携高效精彩演绎
- 项目|横店东磁:年产2GW高效组件项目投产
- 服务|华为发布首本《Serverless核心技术与实践》,助力开发者高效构建应用
- 鉴赏|学生高效自主学习|36种好书
- 驱动|创新驱动 数字赋能 | 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创世科技高效护航
- 甲酸|我科学家研发二氧化碳高效转化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