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信息过载时代,数字原住民还需要优质IP内容吗?( 二 )



新闻|信息过载时代,数字原住民还需要优质IP内容吗?
文章图片

优质内容不一定是长内容 , 但一定是深度内容 , 深度内容要想脱颖而出 , 必须回归“人”本身 。 只有以人为本 , 说人话、关注人、像个人 , 才能赢得“人”的关注和信任 。
正如新浪微博COO、新浪移动CEO王巍所言 , 在我们大踏步拥抱数字文明的同时 , “人”是破局的关键 。 信息平台要以人的正向需求为本 , 提供有温度、有深度的内容 , 帮助用户拨开迷雾 , 驱动用户探索更多的信息内涵和外延 , 形成一个健康的 , 有正向价值的内容生态循环 。
坚持IP优质内容输出 , 新浪新闻为什么?
故事部落工作室、军迷圈工作室、头条新闻工作室、我媒事工作室以及他们出品的IP内容是这个时代的稀缺物 , 我们有必要先给他们报以掌声 。
做过媒体的都知道 , 在这个时代 , 《对焦Focus》《四季旅行》《一天零一页》这类IP原创栏目和作品 , 就是行业的大熊猫 , 属于稀有物种 。
那么 , 新浪新闻为什么没有向所谓的行业趋势妥协 , 在信息流推送大行其道的当下 , 还愿意投入资金和资源 , 坚持IP优质内容输出 , 这是为什么?
简单来说有三个原因 。
1、新浪的积累(内容积累和技术积累)以及平台社交体系 , 有这个能力 。
制作《四季旅行》《一天零一页》《大国匠人》这种优质IP节目光有内容情怀和新闻理想还不够 , 更重要的要有实力和积累 。
新浪体系覆盖了数亿用户 , 拥有国内最大的公众讨论平台微博 , 及智能信息平台新浪新闻等 , 在受众层面首先提供了保障 。 多年来 , 新浪新闻培育了一批优质原创工作室 , 合作了行业诸多深度内容制作团队 , 能够第一时间把握行业发展大势 , 洞察社会百态 , 推出直击人心的作品 。
以《一天零一页》为例 , 在孟美岐那期 , 不预设主题、不矫揉造作 , 直击孟美岐这个真实个体 , 引发广泛共鸣 , 微博热搜话题#孟美岐谈内心痛苦#阅读量已经达1.7亿 , 成为行业话题 。
2、如果随波逐流 , 新浪“互联网媒体平台标杆”的合法性就没有了 。
众所周知 , 过去20多年 , 新浪一直是中国互联网内容产业的标杆 。 新浪新闻能发展到今天 ,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新浪新闻没有随波逐流 , 而是坚持自己的内容主张和运作机制 , 从内容生产到分发再到用户互动 , 20多年来坚持“用户至上·内容至上” , 持续升级技术和运营模式 , 为各方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
之前我就说过 , 从1998到2021 ,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 , 从门户到博客、微博、移动端 , 互联网新闻&媒体&信息产业变化一日千里 , 新浪基本都是代表“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 , 踩过很多坑 , 也走过弯路 , 但总体来说一次次抓住或者预见了机遇 , 开启了包括门户、博客、微博、智能信息平台在内的数个时代 , 带给自身 , 也带给行业无限可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