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看待“90后博导”,还是多从学术角度( 二 )


近些年不少高校几乎批量推出了一批年轻、外貌气质佳的学术新星 , 学术崇拜、年轻崇拜、颜值崇拜混杂在一起 。 而每当这些人物出现 , 几乎都免不了在舆论场引来一波刷屏 。 有人羡慕不已 , 也有人倍感同辈焦虑 , 当然也有人去挖他们的学术底色 , 试图给他们祛魅 。
学术圈内人的破圈之举 , 当然是有益的 , 有助于丰富大众对科研的认知 。 但也应当明白 , 学术终究是有门槛的 , 殿堂里的探索未必就适合摆到厅堂里的案板上 , 学术最关键的评价 , 一定来自学术圈本身 , 来自学术同仁的认可 。
学术自有坐标系 , 进入其他维度就很容易产生视觉变形 。 社会究竟该用怎样的视角介绍与理解学术圈中人 , 这些事件足以提供一些思考 。
(作者:王子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