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正式起航 。 多源数据融合实况分析通过一系列技术革新、时效优化和评估检验 , 解决了智能网格预报缺乏实况产品的燃眉之急 , 成为预报业务的坚实地基 。 自此 , 被升格为“实况业务” 。
如今
中国气象局实况业务体系基本建成 , 网格实况产品覆盖全球、中国和局地区域 , 包括大气、陆面、海洋等多圈层多要素 , 产品最快延后5分钟 , 最高时间分辨率达到10分钟 , 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0米 。
当初的业务“瓶颈” , 已经成长为从“零时刻”到日、月、季、年无缝隙智能网格预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
02
成长
“边研究、边转化、边应用 。 ”
这是实况业务技术团队的策略 , 也是技术团队自身快速成长的秘诀 。
作为研究型气象业务的典型案例 , 基于业务问题开展研究 , 迅速转化用于实践 , 应用又带来新的问题 。 这样的良性循环 , 在建起蔚为大观的实况产品“矩阵”同时 , 更锻炼出一支善于攻坚、敢于创新的技术团队 。
在这支队伍中 , 12人获评正高级职称、两人入选中国气象局领军人才、3人入选首席气象专家、6人入选青年气象英才 , 1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他们追求自主创新、稳扎稳打 , 把每一步路都走得踏踏实实 。 2014年 , 团队发力升级降水实况 , 在原有地面、卫星数据源基础上加入雷达数据 , 实现产品分辨率和同步提升 。 与此同时 , 为了避免美国卫星数据产品“断供” , 团队还自主研发了东亚多卫星集成产品 , 确保降水实况数据源自主可控 。
他们坚持面向核心业务需求 , 攻坚克难 。 根据核心业务迫切需求 , 团队比原定计划提前两年建成高分辨率陆面同化数据系统 。 温、压、湿、风等要素驱动场陆续在智能网格预报实况分析中大放异彩 。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技术研发室主任代刊表示, “实况产品进一步提升了网格预报的精细化程度和准确率 。 ”
他们始终开放包容 , 在合作中谋发展 。 团队不仅建立海外智库 , 广泛开展技术交流 , 而且还接收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共计40人次的访问学者 , 大部分人员经过锻炼 , 已成为省级实况产品研发骨干 。 这种技术辐射 , 有效促进了省级实况业务队伍建设 。
03
协调
人人为我 , 我为人人 。 实况业务既然是气象事业这个长长链条上的一环 , 其发展就注定不曾孤立 。 一方面 , 它始终在统筹协调中茁壮成长;另一方面 , 它也在推动基础数据质量提升 , 推动卫星、雷达数据创新应用方面 , 作出重大贡献 。
质量、时效和稳定性是实况的命脉 , 气象实况涉及资料收集、预处理、质量控制、偏差订正、融合分析、检验评估、数据存储、产品服务、运行监控等多个环节 , 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误 。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华依|中信证券:惯性导航有望成为L3及以上自动驾驶的标配产品
- 京东方|消息称京东方 2022 年扩张带鱼屏产品线
- 产品|国内首家提供EMI解决方案及产品供应商签约,提供EMI IC、PMIC等产品
- 吴祖榕|上线 2 周年,用户数破 2 亿,腾讯会议和我们聊了聊背后的产品法则
- IT|中国重汽:氢能源产品的核心布局和整车集成开发已经全面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