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天眼查发布《时代微光 大国气象》2021年度产业洞察报告( 三 )


报告显示 , 2021年上海、浙江和江苏三地今年共计获得融资4800余次 , 融资总额高达4481亿元 , 约占全国总量的三成 , 四大经济区域排名第一;长三角和珠三角两大区域的融资数量和融资总额约占全国的50% 。 京津冀地区企业融资能力较强 , 平均单笔融资额居全国第一 。 重庆市和四川省共计获得融资600余次 , 融资总额达420亿元 。

国之|天眼查发布《时代微光 大国气象》2021年度产业洞察报告
文章图片

长三角以科创为特色 , 推动了城市间产学研用资源整合 , 促进了区域产业的集群网络式发展 。 大湾区的开放性、包容性、市场化特质 , 则有望成为中国新一轮全面开放的领头羊;承担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全球制造创新中心重任的佛山 , 也让珠三角区域特色更加明显 。
G60科创走廊九城市集聚近2.9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大湾区25家企业上榜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北交所成为我国境内第三个证券交易所 , 中小微企业活力释放;“丁真效应”带动理塘县今年十一黄金周实现旅游总收入1.52亿元 , 同比增长72.4% , 成渝双城工业互联网建设一体化更是为城市融合提供了示范案例……
重温2021 , 虽然面对不确定性 , 但众多时代“微光”仍然勾勒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 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的中国 , 正发生的变化 , 释放出怎样的积极信号?我们该怎样看清气象 , 抓住新光?
【国之|天眼查发布《时代微光 大国气象》2021年度产业洞察报告】12月22日起 , 中国人民大学企业与组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聂辉华教授 , 经济学博士、财经评论家马红漫 , 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陈欣教授 , 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长聘副教授包特 , 斯坦福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徐轶青 , 全球城市实验室(纽约)首席研究员、牛津大学经济地理学博士王晓阳 , 普林斯顿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曹光宇 , 将分别在喜马拉雅、B站等平台 , 结合报告深度剖析中国经济崛起新势力 , 与大家一起看清气象 , 抓住新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