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慧眼识癌”系统:仅靠痰液检测就能筛出肺癌( 二 )


陈怡洋和团队成员们首先从细胞分离做起 , 但国内没有现成的分离液可以使用 。 在医学院季菊玲教授的指导下 , 团队最终研制出适合肺癌细胞的分离液 , 可以使制片出来的复杂癌细胞簇不会重叠在一起 , 这样通过AI技术就能实现精准识别标注 , 从而提升诊断的效率 。
要想让AI实现精准识别 , 还需要收集大量的肺癌细胞病理图像和专家的标注来训练AI算法 。 在学院老师以及校友专家的帮助下 , 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以及该校附属医院等大型医院病理科开展了合作 , 积累多中心的肺癌细胞病理资源 , 建立肺癌细胞病理标注数据库 , 最终开发出“慧眼识癌”远程病理诊断系统原型 , 实现了“云端”对肺癌细胞的识别诊断 。
“‘云端’诊断相比以前坐在显微镜前一遍一遍地观察来说要轻松得多!遇到拿不准的病理图像还能请专家远程会诊 , 省去了患者去大医院就诊的宝贵时间和往返费用!”在部分临床试用中 , 该系统受到了许多医生的赞扬 。 他们表示 , “慧眼识癌”远程病理诊断系统为病理医生带来了很多便利 , 不仅节约了诊断时间 , 还提高了效率 , 给患者也带来了实惠 。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评价:“该项目与临床样本检测的符合率很高 , 是‘互联网+精准医学诊断’的一个成功范例 , 未来互联网+AI精准诊断和治疗大有可为 , 应用会越来越宽广 。 ”
目前 , 该团队已经与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达成了合作 , 将推动痰液早筛成为国家肺癌筛查的推荐项目 , 帮助患者进行无创诊断 , 使得病理医生能更简便、更准确地实现筛查工作 , 让肺癌细胞尽早现形 。 采访人员 张 晔  通讯员 范 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