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王一鸣:未来怎么推进科技创新?我觉得有三个转变( 三 )


新发展阶段科技创新的路径选择
我们过去的这个模式 ,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 创新源头在外 , 国内做产品的适应性、商业化改造 , 这会带来什么问题?这会导致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原创能力较为薄弱 。 未来怎么做?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转变 。
第一 , 要从过去技术的追赶 , 从引进、消化、吸收转向建构局部的优势 。 为什么要建构局部优势?因为你追赶永远都在后面 , 没有反制能力 , 只有建构局部优势才可以形成局部的反制 。 为什么不全面领先呢?我们现在还做不到 , 要选择有比较优势的领域 , 建构局部优势 , 可以形成局部非对称的反制能力 , 这就需要通过强化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 ,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来实现 。
第二 , 建构局部的优势从终端产品的创新转向中间品的创新 。 终端产品已经有国际竞争力了 , 但是一些关键的东西 , 原材料、零部件 , 基础软件怎么办?就是中间品的创新 , 中间品技术迭代更快 , 专业化程度更高 , 有很多隐性机制 , 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 , 技术优势一旦形成就很难超越 , 所以 , 这个需要慢功夫 , 急不得 。 我们要通过产业基础再造 , 发挥龙头企业作用 , 带领中小企业产业链整体来努力 , 需要长期的积累来突破中间品的关键技术 。 比如说芯片 , 不是急就急得来的 。
第三 , 从集成创新转向原始创新 , 一定要加强基础研究 。 “十四五”规划提出基础研究占RRD比重提高到8% , 原来是6% , 我们还需要努力提高应用基础研究的比例 , 基础研究要人去做 , 要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
我觉得最关键的是制度创新 , 什么制度创新?就是科技人员的职务科技成果的产权制度改革 , 这个是根本 。
【革命|王一鸣:未来怎么推进科技创新?我觉得有三个转变】(作者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