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深圳研究团队发明可快速修复活体材料,院士高度评价( 二 )
“LAMBA材料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令人兴奋 , 试想一下 , 未来如果将LAMBA材料用在特种军服或军用可穿戴设备上 , 那么 , 单兵作战的能力将会得到大幅增强 。 另外 , 生物活体材料强大的可编程能力 , 使得赋予战衣更多样的功能成为可能 , 这将使士兵能够更加从容的应对战场上各种复杂的环境与地形 。 ”通讯作者刘志远在谈及应用场景时表示 。
“我们希望通过该研究建立一种活体材料组装的新方法 , 在活体生物可编程的基础上 , 通过引入高分子物理及化学合成中的理论赋予微生物新的特性 , 使组装的材料具有快速自愈合的特性 , 并初步尝试了IT与BT的融合 , 我们也在推进其他相关的各项有趣研究 , 期待并相信合成生物可以带来无限可能 。 ”通讯作者戴卓君表示 。
院士:
实现了全新的可编程材料模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樊春海表示 , 这个工作在活体材料的设计与编辑中跨出了一大步 。 尤其是将高分子物理及化学中利用动态非共价键介导的快速自愈合这一创新的设计思路来武装细菌 , 将在高分子学科中积累的经典体系跨学科的引入合成生物学 , 这也提示我们在未来的活体材料设计中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他材料科学的优秀体系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赵国屏表示 , 该成果聚焦在活体功能材料领域 , 挑战了活体材料分钟内自愈这个单纯依靠细胞分裂无法实现的难题 。 解决这个问题的灵感来源于动态非共价键形成快速自愈合的理论 , 利用细菌表面安装可粘合的抗原-抗体的性质 , 开发了一种可快速组装自愈的功能材料 , 实现了全新的可编程材料模式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 该工作进一步将活体材料与多种可穿戴器件组装在一起 , 如肌肉电信号传感器以及应变传感器 , 突破了生命体与非生命器件的界限 , 拓展了活体材料的构建框架和应用领域 , 这是化学生物学及生物技术与材料科学和工程科学学科交叉“会聚”研究的一个范例 。
推荐阅读
- 硬件|内外存合一:非易失性UltraRAM存储器制造研究取得新进展
- 物流|市占率全球第一,引领行业变革,深圳这个独角兽企业分享经验
- 反刍动物|西北工业大学王文教授带领团队再次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 俄罗斯|22岁天才少女加入华为俄罗斯研究院,曾获「编程界奥赛」冠军
- 平台|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开发出世界首款 AI 运算专用 SSD
- 团队|找到指纹形成原因 我国表型组研究获突破
- 费凡|【闳议】中科院外籍科学家费凡:干细胞研究如何与环境健康研究“挂钩”
- 高纬度地区|太阳活动周交替时期活动区螺度观测研究有新进展
- 团队|找到指纹形成原因,我国表型组研究获突破
- IT|加拿大研究显示因感染新冠病毒住院的儿童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