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33岁,当博导两年,他说:“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小孩”

他是山东大学特聘教授
33岁的年轻博导

是许伟伟
在很多人眼里
这是一个农家学子逆袭的故事:
从安徽芜湖一个小乡村
走出来的青年科学家
通过勤学苦读
实践了“知识改变命运”
但对于许伟伟自己而言
只是一段农村孩子一步一步
从懵懂到坚定的探索旅程
1
33岁 , 当博导两年
许伟伟看着像那种特别标准的“科学家”:穿一件浅蓝色衬衫 , 深色西裤 , 戴一副半框眼镜 。
每次回答之前 , 都会有短暂几秒钟的沉默思考 , 语气永远是和缓的 , 平实的 。 有时候跟他开个玩笑 , 他会认真思考一下 , 确定是开玩笑之后才笑出来 。
但更多时候 , 他会认真思考笑话本身的内容 , 然后做出极为认真的解答 。
如今讲起这位年轻的博导 , 总是离不开他“顺风顺水”的人生:
生于1988年 , 本科就读于南开大学 , 保送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 。
2014年博士毕业后 , 就职于麻省理工学院 , 外派到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 , 先后作为博士后、资深博士后、研究科学家 。
2019年6月 , 作为青年人才加入山东大学高等技术研究院 , 31岁成为博士生导师 。
水蛭|33岁,当博导两年,他说:“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小孩”
文章图片

许伟伟在讲课
他的办公室非常“极简化”:办公桌、一个书柜、一个茶几和简单的沙发 。 在拍摄的时候 , 采访人员想要找个好看的背景 , 转了一圈只有一个书柜可以当背景——书柜里并没有几本书 , 只有一些办公材料和生活用品 。
从本科时期 , 许伟伟就开始涉足粒子物理课题的研究;自2011年起 , 他一直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领导的AMS实验室工作 , 负责电磁量能器的刻度、重建和粒子识别等离线软件的开发和维护 。
采访人员试图理解这些专业名词背后的意义:就像为宇宙进行“天气预报” , 通过持续的收集和分析数据 , AMS的物理结果推翻了传统的理论模型 , 带来了对宇宙新的认识 , 而其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未来对于宇宙的探索 。
水蛭|33岁,当博导两年,他说:“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小孩”
文章图片

国际交流的日常
2
一直到了大学
我才明白天空为什么是蓝色
“我从小到大 , 都没考过第一 。 ”许伟伟想了想 , “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小孩 。 ”
聊起小时候的事 , 许伟伟说很多事情都已经模糊了 。
“就混混沌沌的 , 每天就是上学 , 放学 , 玩 。 ”村庄、河流、稻田还有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的村小学 , 构成了他小小的世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