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爱德华·威尔逊去世:20世纪“蚁人”是如何诞生的(11)


我自己的研究同样也是很古怪 , 而且也属于这类案例 。 在两名新聘助理的协助下 , 我搜集了一大堆腐烂物质 , 逐一用小纸片分派给蚂蚁 。 这些物质包括粪便成分之一的粪臭素(skatole)、腐鱼基本要素之一的三甲胺(trimethylamine) , 以及其他几种构成人类腐尸气味而且更为刺鼻的脂肪酸 。 连续几周 , 我的实验室充斥着一股混合了球队更衣间、排水沟和垃圾堆的怪臭 。 然而 , 蚂蚁对这类物质的反应 , 和人类鼻子与头脑能“闻到”的大相径庭 , 它们对这类物质的感应相当狭窄 。 它们只清理被油酸(oleicacid)或油酸酯(ester)类处理过的纸片碎屑 。
地球|爱德华·威尔逊去世:20世纪“蚁人”是如何诞生的
文章图片

威尔逊在演讲中 。
这些实验证明 , 蚂蚁并不是基于人类感观中的美感或洁癖等原因 , 才清理窝巢的 。 它们只是预先设定好 , 会对一些范围很窄但很可靠的腐臭起反应 。 把气味源清除掉 , 等于是不自觉地维护了蚁窝的卫生 。
为要测试这项有关蚂蚁行为单纯性的结论 , 最后我想问的是:假使一具尸体活过来会发生什么状况?为了找出答案 , 我把油酸涂在一些活生生的工蚁身上 。 结果 , 巢中伙伴立刻将它们挑拣出来 , 即使它们拼命挣扎 , 终究难逃被扔进垃圾堆里的命运 。 接着这些
“活死蚁”开始清理自己 , 长达好几分钟;它们举起脚来摩擦身体 , 还用口器清洗触角和脚 , 之后才敢重回蚁窝 。 部分蚂蚁再度被逐出 , 少数甚至三度被逐出 , 一直到它们把自己完全弄干净 , 足以证明自己还活着为止 。
一个简单的事实
崭新的感官世界在生物学家面前展开 。 我们渐渐完全体会到简单的事实 , 那就是大部分的动物是以味觉和嗅觉来沟通 , 而非以视觉及听觉来沟通 。 数百万种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 , 拥有的化学信号传递装置花样之多 , 令人惊奇 。 动物身上的费洛蒙通常稀薄得令人类难以察觉 , 而动物制造和使用这类物质的方法却总是如此高妙 。
20世纪50年代末期 , 研究蚂蚁和其他社会性昆虫的学者 , 包括我在内 , 不超过一打 。 我们好似坐在金山、银山上 , 随便往哪儿一看 , 都能毫不费力地发现新形式的化学信息 。
1961年 , 我邀请在哈佛大学专攻应用数学的研究生博塞特加入研究计划:我们想要在单一进化架构下 , 统整所有与化学通信有关的现存资料 。 博塞特拥有最高端的数学技巧 , 而那正是我最欠缺的 。 此外 , 当时他也是利用计算机仿真进化变迁的先驱研究者 。 有一天 , 他带我到艾肯计算实验室(Aiken Computation Laboratory) , 解说那些高速旋转的磁盘 , 以及极具未来感的操控仪板 , 告诉我说 , 这儿蕴藏着理论生物学的未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