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爱德华·威尔逊去世:20世纪“蚁人”是如何诞生的( 九 )
我们租了一辆车 , 驶往该市西边的农田 。 在那儿 , 我们发觉沿途的整片草地上到处都散布着60厘米高的火蚁窝 。 每英亩(约6亩)土地上约有50座蚁窝 , 而每座蚁窝内生活着约10万只或更多的蚂蚁 。 我们把车子停在州际公路边 , 然后把一座座蚁窝用铲子铲起 , 放进流速缓慢的水沟中 。 泥土渐渐沉落沟底 , 每座蚁窝中的大部分蚂蚁都浮出了水面 。 我们用厨房滤勺舀起骚动中的蚁块 , 倒入一瓶瓶的溶剂中 。
约翰·劳和沃尔什很快就明白了为什么这种蚂蚁会叫“火蚁”:被工蚁刺到的感觉 , 就好似有根火柴在皮肤附近燃烧似的 。 而且 , 只要逮到机会 , 蚁窝里的每一只蚂蚁都想连续刺你十几下 。 我们的双手、双臂和脚踝 , 全都被叮得一塌糊涂 , 留下又红又痒的伤痕 。 一两天后 , 许多伤口还长出一粒粒白色的小脓包 。 我私下在想 , 我那两位杰出的同事 , 或许就是因此而下定决心 , 将来要留在实验室内从事生物学研究 。 付出过这些代价后 , 我们总算满载足够用来分析踪迹费洛蒙的材料 , 返回波士顿 。
然而 , 即使搜集到足够的原材料 , 该分子的构造还是难以捉摸 。 约翰·劳和沃尔什进一步在光谱向量表上分析有效的部分 , 这时处于数据峰值的最可能是该种费洛蒙物质 , 含量却低得没法再做进一步的分析 。 这种物质在分离过程中是否极不稳定?很有可能 , 但是我们现在已把萃取物都用光了 。 最后 , 这两位化学家推测 , 该物质可能是一种金合欢烯(farnesene) , 这是植物天然产物中最常见的一种由15个碳原子组成的类萜(terpenoid)化合物 。 它们的量不足以定出确切的结构式 , 结构式中每个双键都应该有一定的位置 。
20年后 , 这宗壮举终于由化学家凡德密尔(Robert Vander Meer)以及位于佛罗里达盖恩斯维尔(Gainesville)美国农业部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小组共同完成 。 他们发现火蚁的踪迹费洛蒙事实上是多种金合欢烯的混合物 , 其中之一为“Z,E-α-金合欢烯” , 而且至少有两种以上类似的化合物可以增强作用 。 1加仑(约4.5升)这种混合物就足以招来1000万个蚁窝的蚂蚁 , 至少理论上是如此 。
一种气味 , 一种动作
自从找出蚂蚁踪迹信息素的腺体来源后 , 接下来那几年我一直把目标摆在尽可能诠释蚂蚁的沟通语言上 。 我注意到 , 单靠一只兵蚁发出的信号 , 不足以表达食物的量或敌军的阵容 。 当我更仔细观看火蚁路径后 , 偶然发现第二种与社会行为有关的费洛蒙 , 专司大众传播 。
像这类信息 , 只能由一群工蚁传播给另一群工蚁 。 当许多只工蚁 , 譬如说10只 , 在极短时间内 , 重叠画下路径 , 就能传达出“有一个比单一工蚁路径所显示的目标更大的目标存在”的信号 。 如果是100只蚂蚁一块儿行动 , 留下的气味又将更为提高 。 当食物地点已经太过拥挤 , 又或是已击溃敌军时 , 蚁群里就只有较少的蚂蚁会留下记号 。 因此 , 当过量的费洛蒙蒸发后 , 信号也随之减弱了 , 巢中赶来相助的蚂蚁也因而减少 。
推荐阅读
- 地球|1月18日,一颗小行星近距离飞越地球
- 青藏高原|走!向地球的第三极出发!
- 碎片|危险!超1.7亿个微小空间碎片包围地球
- 包围|地球身边有着超 1.7 亿得微小空间碎片将其包围
- 地质|世界级超大型钨矿深部地球物理探测
- 新浪科技综合|地球最早巨兽长这样!《科学》揭秘头长2米的它如何出现
- 地球|索尼 STARSPHERE(星域)项目卫星即将发射,用户可操控摄像机
- IT之家|索尼STARSPHERE(星域)项目卫星即将发射,用户可操控摄像机观察地球
- 地球物理|月亮是什么颜色的
- 流星|地球正在慢慢缩小?NASA:不会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