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兴|90后教授曹志兴:最一流的基础科学来源于好奇心( 二 )
29岁时 , 科研成绩突出的曹志兴加入了钱锋院士领衔的课题组 , 成为华理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 带着发现更多生命科学规律的期待 , 曹志兴开始了新的学术征程 。
02
成功破译细胞决策机制
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如何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 , 来赋能生命科学规律的新发现 , 尤其是细胞基因表达过程 , 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这位年轻的“90后”学者 , 长期致力于使基因表达过程更快、更强、更准的建模工具开发 。
基于此 , 他设计了一种线性映射近似方法 , 将非线性基因调控网络映射到线性网络上 , 实现了大规模求解基因表达的随机动力学和高通量分析单细胞数据 。 他开发了一个基因表达解析模型 , 其中包含迄今为止最完整的细胞生理细节 , 如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等 , 从而使得精确解读细胞生理和基因表达的耦合机制成为可能 。
针对细胞内生化反应规模大、反应物数量多的维度灾难问题 , 曹志兴提出了非马尔可夫的建模方法来降低系统维度 , 并开发一种微分机器学习方法来高效求解非马尔科夫模型 , 并将建模所需的数据量显著减少到经典方法所需样本的 1/30 。
“我坚信 , 最一流的基础科学来源于好奇心 。 ”曹志兴带着对未知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 稳扎稳打 , 向着更有挑战性的课题研究进发 。 那种解决问题给他带来的“成就感”与“获得感” , 正是他矢志不渝坚持科研的初心 。
谈及社会责任 , 曹志兴说:“我认为研究学者有两方面的作用 , 一是解决当下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问题 , 二是解决人类长远发展所必须攻克的难题 。 ”
作为跨越机器学习、细胞生物学和应用数学领域的研究人员 , 他身体力行 , 致力于利用数学模型揭示细胞的内在决策机制 , 并成功破译了细胞的决策机制 , 为癌症治疗、新药研发、疫苗研制等提供了新观点和新思路 。
文章图片
左三为曹志兴
03
培养既懂生命科学又懂信息技术的
复合型人才
“我最大的梦想是建立一个数字孪生细胞 , 它能够精准刻画细胞内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 , 从而能够降低新药开发、疫苗研制等的成本 。 ”
谈及梦想 , 曹志兴很认真地说 。 他深知 , 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目标 , 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大量既懂生命科学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
而推动学科交叉研究、培养更多的高质量复合型创新人才正是他努力的方向 。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巧妙地将深度学习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 应用到生命科学中去 , 引导学生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和发现新规律 。
推荐阅读
- 后置|699元起,魅蓝10搭载虎贲T30+5000mAh,让人大跌眼镜
- Samsung|CES成新冠传播地:20名三星员工参加后确诊
- 一财网|28页文件“上书”英国监管机构 英伟达收购Arm进入最后博弈
- 魅族|魅族超触感透明机械键盘将于年后发售:799 元,还有新款键帽
- IT之家|魅族超触感透明机械键盘将于年后发售:还将推出白金独角兽键帽
- 反刍动物|西北工业大学王文教授带领团队再次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 财联社|比尔·盖茨谈疫情前景:奥密克戎后不太可能出现传染性更强的变种
- 财产|折叠屏手机冲击高端,荣耀从华为继承的最后财产
- 苹果|关机后你的手机还能被定位,是真的咩?
- 警告!|合肥:严禁生产销售老年代步车 过渡期后上路将查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