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太空建站、探测火星、发射次数“50+”——2021中国航天这些大事值得铭记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新华社采访人员胡喆
“天问”“祝融”到访火星 ,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精彩亮相 , “天和”“神舟”“天舟”组成中国自己的太空家园 , “羲和号”迈出中国太阳探测新步伐……2021年 , 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首次突破50次 , 再创新高 , 居世界第一 。
太空建站、探测火星……2021中国航天别样精彩
过去一年 , 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到“天问一号”“祝融号”成功探测火星 , 从神舟十二号圆满完成任务到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 , 一次次飞天逐梦 , 把一个个梦想变为现实 ,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
2021年12月30日 , 由张履谦、于登云、龙乐豪、于本水、朱坤、杨宏等多位航天领域知名院士专家联合中国航天报、航天科工二院706所等机构评选的2021年中国航天十大新闻和世界航天十大新闻正式公布 。 两个榜单上 ,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和中国空间站双双入选 。
2021年 , 中国航天员在太空有了长期在轨运行的家 。
4月29日 ,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 , 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 5月29日 ,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 , 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于天和核心舱 。 6月17日 ,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 , 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成为中国空间站首批“访客”并于9月17日凯旋 。 9月20日 ,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升空并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组合体交会对接 。 10月16日 ,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升空 , 成为中国空间站第二批“访客” 。
多次出舱、太空授课……一年来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成绩令人惊叹 , 太空中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让人印象深刻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院士表示 , 目前中国空间站建设仍处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 , 后续还有很多难题需要去攻克 。 我们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 做好每一步工作 , 圆满完成好空间站建设的后续任务 。
2021年 , 千年天问 , 梦圆火星 。
5月15日 ,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
两千多年前 , 诗人屈原仰望苍穹发出“天问” 。 两千多年后 , 以屈原长诗命名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 , 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 , 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 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 , 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 将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对火星演化的认知、了解生命起源等贡献智慧和力量 。
推荐阅读
- 探测|1吨月壤大约有120克水
- 探测|利用射电手段 探测磁重联率变化过程
- 探测|嫦娥五号新发现!1吨月壤大约有120克水
- 等离子体|利用射电手段 探测磁重联率变化过程
- 寄主|活动星系演化进程中恒星形成率的反弹现象被探测到
- 硬件|IRISA开发新型恶意软件检测系统 通过树莓派探测特定电磁波
- 空间|外媒:韦布空间望远镜打开“黄金眼” 今夏开始太空探测
- 地质|世界级超大型钨矿深部地球物理探测
- Alexa|NASA 要带 Alexa 上太空,让飞船像家一样智能
- 小行星|英媒盘点:2022年值得期待的太空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