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走过40年, 方洪波茅忠群梁昭贤等第二代企业家该挺身而出( 二 )

神奇的起点

1984年 , 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来说 , 是一个神奇的年份 。 同样 , 对于的中国家电产业市场化来说 , 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

1984年在顺德 , 容奇镇工业与交通办公室副主任潘宁 , 出任珠江冰箱厂的厂长 , 此前他和团队在作坊式厂房里 , 用锤子、矬子等简易工具 , 敲出了一台双开门双温冰箱 。

此时 , 北滘镇的何享健已经创业16年 , 从生产塑料盖到风扇、刹车阀等 , 在此基础上确定美的品牌 , 成立顺德县美的家用电器公司 , 准备引进日本技术进军空调领域 。

还是这一年 , 在青岛 , 35岁的青岛二轻局科级干部张瑞敏被排挤出体制 , 到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总厂担任厂长 。 第二年他接过潘宁的铁锤 , 不是造冰箱 , 而是“砸冰箱” , 不过他砸的是76台缺陷产品 。 谁造成的问题谁砸 , “一边砸一边哭” , 如今来看 , 当年这正是成功砸醒了海尔的质量意义和品牌觉悟 。

此时 , 山东大学无线电系毕业的周厚健 , 进入海信集团前身青岛电视机厂做起技术工人;而其同年毕业的华南工学院无线电系学生李东生 , 进入一家生产磁带的中港合资企业做业务 , 次年TCL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成立担任总经理 , 最早开始做电话机 , TCL品牌揭开序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