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走过40年, 方洪波茅忠群梁昭贤等第二代企业家该挺身而出( 四 )

不过 , 这场深入改革的结果 , 悲欣交集 , 一些人被迫离场 , 一些人继续奋进 。 1992年1月29日下午 , 邓小平第二次到顺德 , 来到珠江冰箱厂 , 也就是科龙集团的前身 , 他惊喜地问:“你们这是乡镇企业吗?”旁边的潘宁回答:“是 , 我们是乡镇企业 。 ”得知从小作坊发展到闻名全国的冰箱大企业 , 每年出口接近700万美元 , 邓小平高兴地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 ”原定在珠江冰箱厂停留15分钟 , 结果延长到40分钟 。

他兴趣很浓:“改革开放一定要坚持 , 而且思想要更解放一点 , 胆子要更大一点 , 步子再快一点 。 ”珠江冰箱厂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之后 , 中国经济迈开了前所未有的改革步伐 。 当时 , 美的、海尔、科龙、格力、春兰、美菱、小天鹅、荣事达等家电品牌“执白“ , 长虹、TCL、海信、创维、康佳等家电品牌“执黑” , 从群雄纷争的市场化浪潮中冲破束缚、明确定位、对阵出线 , 潘宁、何享健、张瑞敏、周厚健、李东生、倪润峰、朱江洪、陶建幸、张巨声、陈伟荣、朱德坤、陈荣珍等 , 纷纷被时代的大潮推到前台 , 在市场中历练 , 克服自身的素质障碍 , 与旧体制告别 , 向现代企业家的转变探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