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激光雷达死磕的毫米波雷达,除了无人驾驶还有更多归宿( 二 )

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与毫米波雷达类似,只不过它是以激光作为信号源,由激光器发射出的激光束来探测目标的距离、方位、高度、速度、姿态等特征量,由于光的波长大约比无线电的波长小10万倍,所以与普通雷达相比,激光雷达的精度和分辨率都更高。激光雷达在工作时,激光束不断地扫描目标物,还可以得到目标物上全部目标点的数据,用此数据进行成像处理后,可得到精确的三维立体图像。因而在自动驾驶领域,激光雷达被称为“无人车之眼”。

通过以上对比可知,这两种技术方向不同的雷达各有专长。从探测距离和受环境影响的方面来看,毫米波雷达的表现会更突出一些。由于波长的原因,毫米波雷达的探测距离可以轻松超过200米,而激光雷达一般不到150米,在高速行驶的场景里,毫米波雷达更适合。此外在雾霾、雨雪等极端天气中,毫米波雷达的穿透雾、烟、灰尘的能力也要更强一些。

然而这两种雷达最大的差异还在价格上,毫米波雷达用的是硅基芯片,雷达的价格在1500元左右,一些低端产品甚至在千元以下。而激光雷达的价格则是以万作为单位计算,一颗自动驾驶所用的激光雷达动辄几十万,这让车企们望而却步,让普通用户瑟瑟发抖,毕竟一款比车还贵的传感器是让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