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伦理学:关切人类未来的伦理学


计算机技术兼具客体性技术和主体性技术的特征 , 串联并融合了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 , 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深层的伦理意蕴 ,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人—机关系、技术—社会双向形塑的伦理分析范型 。 我们可以深入分析计算机技术 , 以此为例探寻技术伦理学的时代性和未来性 。

计算机技术带来诸多伦理问题

计算机技术催生了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 延伸了人的身体、扩展了人的智能 , 促成了万物互联 , 迎来真正的信息社会 。 一方面 , 它给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影响 , 重塑了人类的价值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 , 它的发展也离不开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 , 社会不动声色地预制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路径 。 计算技术经历了从巨型计算机到个人计算机 , 再到当今的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 并将发展到普适计算的过程 。 巨型计算机使机器获得计算能力 , 人类因使用计算机获得延展的计算能力 。 个人计算机则将计算能力赋予寻常百姓 , 开启了一场技术赋权运动 , 人人拥有机器计算能力成了社会目标 。 互联网尤其社交网络和移动网络 , 将计算能力不可思议地转换成了信息权和表达权 , 全方位地建构了一个虚拟的人类生存空间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则将计算能力进一步社会化和广谱化 , 使人类从科学数据化步入社会数据化、从生产机械化迈向生活智能化之路 。 电子政务、网络经济、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数据人生成了新的生产方式或生活样态 , 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融合成为赛博空间 。 人类开始进入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 , 新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社会观正在浮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