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第三方平台黑幕:卖家被黑之后解封太难(12)

当被问及卖家遭到攻击时,亚马逊表示,恶意行为只占该网站活动的一小部分,该公司使用机器学习和其他工具来阻止它们。对于“品牌注册”攻击,亚马逊表示,它正在“与品牌、美国专利商标局和其他机构密切合作,继续加强保护措施,并实行先发制人战略。”

还有更微妙的破坏方法。卖家有时会为竞争对手购买与产品无关的谷歌广告。比如,一条链接到洗发水产品的狗粮广告,这样亚马逊的算法就能看到点击转化为销售下降的情况,并自动降级他们的产品。他们将进入黑市,购买或租赁拥有特殊编辑权限的卖家账户,并利用这些账户更改竞争对手产品的颜色或描述,这样他们就会因为太多客户抱怨产品而被封号。

亚马逊改变传统造假行为

考虑到商品之间的激烈竞争,这种恶性竞争可能令人吃惊,但亚马逊的规模改变了传统的造假行为。与其攻击奢侈品牌,不如攻击那些人们每天都会买的普通商品,如USB线、餐具盒、各种挤压塑料制品。斯廷表示:“所有盈利的小产品肯定都是潜在的攻击目标。每当你在亚马逊取得成功时,就会成为别人的攻击目标。”

最近,亚马逊Marketplace的激烈竞争导致了赤裸裸的贿赂。去年9月,《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亚马逊正在调查在美国和印度的员工,因为他们将内部数据泄露给卖家以换取贿赂。亚马逊内部报告中发现的广告,甚至承诺“监视你的竞争对手!”斯廷表示:“这是亚马逊永远不会给你的信息,而且绝对物有所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