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红利枯竭,美团打响“生鲜算盘”,新业务能否带来新盈利?( 九 )

毕竟 , 对于餐桌饮食来说 , 用户对于配送效率的关注度远低于对商品品质的“苛求” 。

3、美团的流量焦虑

美团对生鲜业务的渴望 , 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了美团的流量焦虑 。

2018年在上市仅一个月后 , 美团就重新调整了组织架构 , 在美团到店和到家两大事业群之外 , 针对新业务独立出小象和快驴(to B)两个事业部 , 足见美团对生鲜业务的战略性布局 。

但生鲜业务毛利率颇低 , 即便是年营收超700亿元的永辉超市净利率也仅为1.41% , 每日优鲜CEO徐正甚至形象地将生鲜零售比喻为\"撅着屁股捡钢镚\" 。

美团加速布局生鲜业务 , 无非看重高频消费背后的流量补给——手机菜篮子是本地生活服务的最佳入口 。 而以三餐饮食高频消费带动旅游、酒店等低频消费 , 实现本地生活服务的横向链接 , 大概率是美团的野心 。

但在流量逻辑下 , 美团新业务尚无反哺能力 , 短期内仍需抱紧美团外卖的大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