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AMAZON.US)的“无敌飞轮”,却转不动婚姻?( 三 )

第三方平台引入后,亚马逊实现了除用户网络之外的第二张网络——供应商网络。第三方平台的引入,打破了亚马逊自身对于产品扩展的局限性,带来了更多的用户流量,2000年时,亚马逊网站消费人数为2000万,同比增长42.86%。与此同时,亚马逊可向第三方平台收取佣金费用,实现变现,但亚马逊将资金用于投入新领域,比如AWS云业务。

随着电商规模的日益扩大,为了服务好用户和第三方平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亚马逊2002年推出免费的云计算业务,并将亚马逊网站的功能整合至自有网站上。

为进一步加强业务“造血”能力,2004年,亚马逊开始自有品牌建设,推出自己品牌的产品。通过自营、第三方平台以及自有品牌,亚马逊从三个维度构建了产品的规模化运营体系。但为了维持基础物流设施的投入以及技术升级形成竞争力,亚马逊需要更多的高毛利业务“造血”。

2005年,亚马逊推出prime会员体系。作为会员,用户可在有效期内享受相关的权益服务。这是一项高毛利的业务,会员体系通过物流及内容实现相应服务,由于该项业务是在已有流量池中进行轻资产变现,边际成本极低,却能快速聚集资金投入其他领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