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名员工创业,到突破7000亿元营收,这个企业究竟凭什么?(13)

其次 , 在考核中 , 华为坚持兑现A占10%、B占40%、C占45%、D占5% 的基本比例 。 华为有接近一半员工的考核结果是C 。

刚开始考核的时候很多人会问 , 为什么我干的这么好还是C呢?我说C是正常 , A是超常 。

一方面 , 得B、得C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85%左右)发现自己没有完成目标;另一方面 , 却发现自己拿的奖金还挺多 。

这样一来 , 员工拿到钱的时候就会产生“负疚感”:

老板对我们太好了 , 我们干的不咋地 , 公司还给这么多的钱 , 惭愧啊!明年必须打起精神好好干 。

反观大部分中国企业 , 目标值定得低不说 , 考核得A的比例还很大 , 由此造成许多员工误认为自己干得很棒 , 而企业给自己兑现得太少 , 由此助长了人性中贪婪的一面 。

总结下来 , 华为激励模式未必适合所有企业 , 但它的核心理念和操作方法可以给许多中国企业带来借鉴 , 有利于企业把“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的人力资本增值循环做得更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