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瞭望智库:上海成新消费策源地拼多多等带动产业升级( 二 )

《报告》认为 , “新消费”主要是指在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大背景下 , 由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所引发或支撑形成的全新的消费理念、内容、方式和制度 。 在这一框架下 , 新消费的内涵主要包括新的消费内容、新的消费方式和模式、新的消费结构和新的消费制度 。 同时 , 《报告》针对此前的“新零售”、“智慧零售”、“无界零售”等概念 , 与新消费进行了区别论证 。 2016年10月 , 马云在云栖大会演讲中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 。 简单来讲 , 就是“线上线下+物流” , 而三者的结合需要依靠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 。 苏宁提出的智慧零售概念 , 则是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 构建商品、用户、支付等零售要素的数字化 , 实现采购、销售、服务等零售运营的智能化 。 京东提出的无界零售 , 则强调打破行业边界 , 突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购物 , 更加强调零售的场景拓展 。 整体而言 , 无论是新零售、无界零售还是智慧零售 , 都强调整个流通环节特别是零售环节在新技术应用背景下的变化特点及趋势 , 对应的是传统线上线下的对接和相互融合 。 作为上海互联网高地的成员 , 由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倡导的新消费概念则远远突破了这一范畴 , 倡导从消费者需求出发 , 重塑产品、渠道和盈利模式: 一是 更加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角度来分析技术变革对消费的影响 , 是打通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的概念; 二是 新消费更加突出了消费变革的结构性趋势 , 不仅涉及到商品 , 更涉及到服务性消费; 三是 新消费能从更加宏观的角度 , 与经济增长驱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创业、消费升级、更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标准市场体系等国家战略和导向有机结合 , 本身就是高质量发展的一部分 。 以拼多多为例 , 作为上海互联网领域的“领头羊” , 拼多多通过创新的“拼”模式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 , 推动零售的渠道变革和制造业的研发生产进入以“人为先”的新时代 。 通过“多多农园”、“新品牌计划”等战略 , 拼多多持续发挥平台型经济的效应 , 带动农业、制造业转型升级 , 成为需求侧创新带动供给侧改革的标杆 。 据网经社(100EC.CN)获悉 , 截至2019年9月 , 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数已突破5.36亿 , 年成交总额达8402亿元 。 全国每10个快递中 , 就有3个来自拼多多 。 按用户规模计算 , 成立仅4年的拼多多 , 超过京东成为行业第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