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半场 美团有没有不变的核心竞争力?( 七 )

张鹏:当时你们是怎么定义的呢?

王慧文:这涉及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我们这个公司有一个地方确实比较有挑战,搞上市之前我也不知道这个事情。比如说我之前对这‘上市’个事儿的判断是说没多难,因为我们上市只融40亿美金左右,而我们上市之前有一轮融了30亿美金,当时认购额是60亿美金。而且那一轮搞了一段时间就搞定了。

张鹏:而且那个时候60亿排在30亿的量里了。

王慧文:所以,我们觉得上市的过程跟那个难度也就差不多,但是等我们真的去上市的时候,发现这个事情有根本性的区别,区别在哪儿呢?我们在私募融资的时候,每一个投资人投的额度很大,而做私募市场,投资人是需要对公司研究更深入的,所以每一个投资人为这家公司留的时间非常多。

比如说,在之前那一轮投资的时候,会有投资人早上到我们公司来,跟王兴先聊两个小时,然后每一个SVP一个半小时。就是说他早上来了晚上走的时候,他会说这家公司虽然做了这么多业务,但是每一个业务聊下来都是很有逻辑,效率很高,非常清晰。

所以,拆解开来每一个业务看清楚之后他们的接受度很高,理解我们公司,他可以放很多的钱进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