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2000家门店的罗森中国,有着外界模仿不来的原因( 六 )

如果站在罗森的角度,其中的高风险性,自然不言而喻。但是对于行业来说,罗森能够以一套标准的日系便利店业态标准(鲜食、熬点),还有罗森独家特色的动漫IP主题店,成功在这些便利店“处女地”成功落地,罗森值得行业借鉴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便利店是一个讲究高度属地化管理的地方,小业态门店的运营总是过度依赖店长的管理水平。罗森的成功落地,除了上述的一系列灵活性策略,还有一点,离不开罗森总是抓住本地优质位置的策略。

即某些区域市场总体虽然在三、四线城市,但是罗森进入到当地优质位置,依然贯彻着便利店先从高密度、高客流和准发达地区落地的原则。

也因为这样,在这些连锁品牌便利店还是“荒漠”的三、四线城市,罗森的进入对当地来说,不吝为一种现代化城市生活方式的引入。能够出现或继续重演“罗森南京现象”的可能性,在罗森那里并不是偶然结果。

很少有便利店品牌,能像当前的罗森这样,将自身品牌的特点和长处,内在彼此贯彻的这么统一,并通过加速开店这个总目标,将长处集中体现的这么纯粹明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