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造有道德的机器人?( 四 )

3. 发展人工智能的道德应采用怎样的发展模式?

艾伦:我们曾在《道德机器》中讨论了机器道德发展模式,我们认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混合的模式是这一问题的最佳答案。首先,我想来谈一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意味着什么。我们以两种不同的方式使用着这两个术语。一个是工程的视角,也就是一些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视角,例如机器学习和人工进化(artificial evolution),而另一个则是伦理学视角。机器学习和人工进化并不从任何原则开始,它们只是试图使机器符合特定类型的行为描述,并且在给定输入使机器以这种方式行事时,它的行为能够符合特定类型,这叫“自下而上”。与之相比,自上而下的方法则意味着一个清晰的、将规则赋予决策过程的模式,并且试图写出规则来指导机器学习。我们可以说,在工程领域中,自下向上是从数据当中学习经验,而自上向下则是用确定的规则进行预编程。

在一些伦理学领域也有这种“上下之别”,比如康德,还有更早些时候的功利主义学派,如边沁和密尔,他们就更像是“自上而下”。这些学者试图制定规则以及普遍原则,以便通过这些“条条框框”判断出一个行为是不是道德的。这样对康德的道德律令而言,其涵义就包含着多项具体规则,例如“不撒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