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封神”:新显微技术看清细胞内每个细节!独家专访( 十 )

\n

其中本茨格是荧光显微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 , 他突破了传统显微成像技术的物理极限值 , 实现了基于单分子信号得到超高分辨率成像 。

\n

他们最新的这篇论文也提到目前 cryo-SR/EM 研究的不足 , 一方面是要规模化进行显微操作有难度 , 因其数据量巨大 , 细胞器多样性、空间密度、构象复杂 , 以及结果单色 , 都决定了量化较难 。 不过他们同时指出 , 机器学习有望助力数据分析 。

\n

光声成像专家、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后李磊也认为 , 如此精细的成像使得整个细胞产生海量的数据(可高达 20TB) , 如果能把机器学习或者人工智能引入到这项技术中 , 将真正释放这项技术的全部潜力 。 他入选了 2019《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

\n

对于显微镜技术的未来 , 本茨格说 , 这个领域最大的需求并非开发新的显微镜(尽管肯定会继续) , 而是让生物学家们掌握过去 15 年的显微技术进步 , 以及从 TB 级、PB 级显微数据中利用计算工具提炼生物学结论 。

\n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