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封神”:新显微技术看清细胞内每个细节!独家专访( 六 )

\n

“其技术的本质相当于 , 我们原来用闪光灯照相可以拍照出黑夜里的灌木丛 , 或者用微光相机拍照出黑夜里的萤火虫 , 但我们不能实现两者兼得 , 现在本茨格团队可以用一个装置一次性拍摄清晰的灌木丛及其中的萤火虫 , 并重构出它们实时关系的 3D 图像 。 ”

\n

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席鹏研究员从事超高分辨光学活体显微技术研究 , 他评价说:

\n

“这一研究将关联成像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 荧光成像能够进行特异性标记(看得准) , 但是分辨率受限;电镜能够得到非常高的分辨率(看得清) , 但是缺乏特异性 。 这一工作将两者结合起来 , 能够相得益彰 。

\n

这样的尝试以前并不是没有人想到过 , 但是其技术难度非常大 , 例如在进行光学成像时 , 激光会加热样品 , 带来细胞内部的重结晶 , 这会对电镜成像形成巨大干扰;而在电镜冷冻条件下 , 超分辨所需要的一些荧光开关特性会发生变化 , 也会影响荧光成像 。 本工作系统性地突破了诸多技术障碍 , 提供了一套完整可行的光电联用显微技术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