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封神”:新显微技术看清细胞内每个细节!独家专访( 四 )

\n

本茨格和赫斯是这么做的:

\n

第一步 , 将细胞高压冷冻 。 这会在数毫秒内迅速让细胞内部活动停止 , 还能防止损坏细胞结构冰晶的产生 , 那么数据会更加保真 。

\n

接下来 , 把样品放置到不到绝对零度以上 10 度的低温中 , 用超分辨率的荧光显微镜进行 3D 成像 。

\n

第三步 , 将样品用树脂包埋 , 在赫斯实验室开发的超级电子显微镜中成像 。 这个电子显微镜会向细胞表面发射一束离子 , 每拍摄一次就会研磨掉一层样品 。 之后计算机会将这些图像拼接进行 3D 图像重建 。

\n

最后 , 将两种方式获得的 3D 图像叠加 , 令人震撼的细胞内部就呈现出来了 。

\n

\n \n

图 | 全细胞的关联成像 。 自左上方顺时针分别为:线粒体和内质网蛋白正交排列的立体渲染图;形态各异的溶酶体囊状结构;有转录活性的报告蛋白决定了异染色质亚域;与接触小脑颗粒神经元的膜粗糙度相关的粘附蛋白;过氧化物酶体(粉红色)与内质网(红色)和线粒体(青色) 。 (来源:《科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