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套壳,科研打假不妨引入人工智能

“木兰”套壳,科研打假不妨引入人工智能


\n

▲中科院计算所回应“木兰”套壳事件:当事人存在科研不端 已停职 。

\n

近日 , 中科院计算所发布的国产编程语言“木兰”被质疑套壳Python引发热议 。 经中科院计算所初步调查 , 编程语言“木兰”系所内员工刘雷创办的中科智芯研发的集成化产品 , 其开发包中包含了Python开源编译器 , 却对外声称“完全自主” 。 该行为存在欺瞒与虚假陈述的科研不端问题 。

\n

对此 , 中科院计算所对刘雷的初步处理是停职检查 , 编译实验室负责人也被责令作深刻检讨 。 此外 , 中科院计算所还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调查 , 并在未来公布处理结果 。

\n

防止学术打假 , 可引入AI技术

\n

科研或学术不端的原因多种多样 , 急功近利、意欲早日出名获利的心理动机 , 是个重要因素 。 在此心理的驱使下 , 有的人有意造假 , 有的人则是试探性造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