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露地标准化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九 )

2.5.2.6 黑斑病 。 病原为匍柄霉菌为半知菌亚门真菌 , 其有性阶段则属枯叶格孢腔菌子囊菌亚门真菌 。 加强田间管理和排水工作 。 发病初期 , 用 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50%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 200~1 500 倍液喷雾防治 。 每隔 7~10d喷 1次 , 连用 3~4 次 。

2.5.2.7 炭疽病 。 病原为葱刺盘孢为半知菌亚门葱刺盘孢属真菌 。 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存活 , 附在被害鳞茎上越冬 。 在多雨年份 , 尤其在鳞茎生育期阴雨连绵或排水不良的低洼地 , 发病较重 。 洋葱白皮品种感染炭疽病较重 。 有色洋葱品种鳞茎外皮含邻苯二酚 , 可抵制病菌侵入 , 故栽培选种时应选抗病品种 。 与非葱、蒜类作物实行 2~3 年轮作 。 进入雨季前用 5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或1:1:160~240 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 。 一旦发现中心病株 , 每隔 5~7d喷 1 次药液 , 连用 2~3 次 。

2.5.2.8 黑粉病 。 病原为洋葱条黑粉菌 , 为担子菌亚门条黑粉菌属 。 在较冷地区的洋葱田中发生 , 一旦发生会年年发病 , 还会使韭、葱等作物染病 。 病菌的厚垣孢子 , 借风、雨及流水传播 。 播种后在10~25℃时发病 , 20℃为发病适温 , 超过 29℃不发病 。 用生茬地育苗 , 杜绝苗期染病 。 选无病虫害大苗定植 。 播种前 , 用商品甲醛 50 倍液按 75mL/m 2的量喷洒床面或在播种前用 50%的福美奴可湿性粉剂 1g/m 2 处理苗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