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摩拜( 四 )

大半年以来,一些同事陆续离职,王一飞虽然选择继续留下,但对他来说,最激动的时刻早已远去,现在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梦想急刹车

王一飞在几家创业公司工作过,摩拜是他最喜欢的一家。2015年摩拜还未上线运营时,他就加入了。当时他只是对这家公司好奇,面试时夏一平描绘的蓝图打动了他:我们会服务几百万、上千万用户,而且你能改变一些人的生活。

摩拜的发展也把这张蓝图变成了现实。“经历了一家创业公司从零开始到爆发式增长,再到现在的平稳期,这三年多真是一言难尽。很多时候我在想,可能一生很难再遇到这样一家公司。”王一飞说。

对不少摩拜员工来说,最开心的一段时间或许是2016年4月摩拜正式上线到2017年上半年。2016年8月,摩拜进入北京,在北大校园里做宣传。“那可是ofo的老巢。”王一飞感到很兴奋,“(上线)不到半年,我们已经有几百万订单量,感觉特别爽。后来订单量每天几万、十几万地增长,公司也在大量造车。”

2017年春节过后是王一飞加班最狠的时候,经常到晚上12点,偶尔还要通宵。摩拜和ofo争着推出红包车、月卡、免费骑行,摩拜订单每天涨一两百万是常态,速度快到来不及给王一飞反应的时间。“大家都在憋着劲去做事,什么事都很着急,无法停下来思考,就这样被推着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