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鹅”罗生门:跨境电商与跨国品牌的摩擦从未间断( 六 )

“加拿大鹅事件”让我们看到了跨国品牌渠道管理的复杂性及其背后利益的碰撞 。

渠道的限制不是判定商品真假的唯一标准 。 所谓利益至上 , 为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 不少大品牌官方都只认少数高利润的渠道 。 但是 , 国内外渠道的选择并不能决定商品的真假 , 一些渠道的货品未必有官方认可的链路 , 但是确为正品 。 简单来说 , 你在美国购买的苹果产品无法在国内进行保修甚至享受部分权益 。 但就商品的品质和真伪而言 , 结果显而易见 。 这就是因为品牌渠道管理的复杂性和区域化对待所带来的实际问题 。

加拿大鹅的“冷漠”或许是故意“刁难” 。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 中国正在成为奢侈品大国 , 2018年上半年中国进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高达1.03万亿元 , 要知道2017年一整年才1.5万亿元!这足以说明当前海淘、代沟产业的火爆程度 。

火爆的场面背后实则是多方利益的拼杀 。 以加拿大鹅为例 , 《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在品牌门店、中国官方旗舰店对比发现 , 加拿大鹅的中国定价普遍比原产国价格高出3000元人民币左右 , 部分产品差价甚至高达5000元人民币 。 随着类似品牌在国内站稳脚跟 , 建立起自己的线上线下渠道 , 海淘、代沟的存在就让他们失去了巨大的高额差价收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