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共享巴士“开”不动了?( 三 )

晚上七点半,在深圳市公交公司任维修技师的郝师傅(化名)刚刚下班,便搭乘地铁,前往位于龙岗的一家共享巴士企业。主业之外,他平时兼职于这家共享巴士公司,工作内容是检修那些完成晚高峰运输任务后,返回车库的电动巴士。

郝师傅告诉懂懂笔记,公交公司并不允许员工在外兼职,但是为了给身患重病的女儿筹集治疗费用,他不得不“冒险”多打这份工。而这家仅有四五辆电动巴士的共享公交企业,也迫切需要这样的兼职高级修理技师。

“每个月能给我六千五,是全职技师薪资的的一半左右。”郝师傅表示,共享巴士车辆每天仅在早晚高峰市运行,平时偶尔跑跑包车、旅游线路,因此车辆的耗损并没有普通公交车那么大。但早晚高峰近八成的上座率,以及缺乏支援车辆的现状,却让维修技师在检修时压力倍增。

“我们这批车是17年底贷款买的,当时还是有点儿担心这几条线路上座率的情况呢。”在这家共享巴士公司的办公室里,合伙人吴晓腾告诉懂懂笔记,上路仅半年,大概是2018年6月开始,上座率目标就已经达成了。“这类一人一座的共享通勤方式,可以说是瞬间就得到了上班族们的青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