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共享巴士“开”不动了?( 六 )

而在将新能源车视作主流车辆的深圳,共享公交企业的运维成本更是居高不下。尽管电动客车环保、用电费用比柴油价格低,但是购置价格却比柴油客车贵了好多。

“纯电客车保养的成本并不比柴油车便宜,长期算下来甚至还要更高。”钟鸿涛无奈地说到,虽然现阶段国内电动客车技术相对成熟一些,但是稳定性依旧有待验证。

据他了解,他们深圳分公司旗下的几辆电动客车里,就有两辆故障率特别高,高强度行驶时经常会出现半路抛锚。一旦发生这种问题,造成乘客上班晚点不说,还要租用、加派救援车辆维修抢护,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们不像这些有实力的,一开始我们的车辆就是租赁来的,不过目前压力也开始增大了。”

张璐是广州一家跨城通勤共享巴士平台的运营负责人,她告诉懂懂笔记,那些自有车辆的共享巴士企业,是一开始投入大,但是运维成本可控。而像她所在的这类依靠租赁车辆参与运营的共享巴士企业,一开始负担不重,但之后却会被租金搞得喘不过气来。

张璐以自己所在公司为例,2019年元旦刚过,车辆租赁期限也到期了。租赁公司要求上涨车辆的租金,而涨幅高达30%,此举顿时让这家刚刚实现收支平衡的共享巴士企业陷入了困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