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功卓著的“中原王”汤恩伯为何声名狼藉( 六 )

徐州会战结束后 , 汤恩伯的部队继续得到发展 , 他以第13军和第85军为基础 , 之后又亲手编练出新编第2军(后改称第29军) , 使这3个军发展出来的第31集团军成为“汤兵团”中的攻坚主力 , 更是成为第1战区和第5战区的战略机动兵团 。 由于第31集团军长期被集中使用 , 其运动攻击和协同作战能力极强 。 日军曾经对第1战区和第2战区各部队编写出一份调查表 , 他们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按照甲乙丙三等来划分 。 表中被列为“甲等”的部队寥寥可数 , 但汤兵团几乎每个师都被列作“甲等” , 可见第31集团军在日军眼中的地位 。

汤恩伯获颁青天白日勋章

“中原王”的起落

汤恩伯在台儿庄的战绩铸就了“抗战名将”的身份 , 此后他又凭借随枣会战、冬季攻势和枣宜会战三次取得捷报的战功而当上了第1战区上将副司令长官 , 全权指挥河南驻军 。 此时的汤恩伯拥兵5个集团军 , 近40万人 。 不仅如此 , 日军也视其为“宿敌” , 几次试图围歼汤部而未果 。

然而人生总会有起落 , 汤恩伯自然也不例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