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利器为何持续紧缺?深度解析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产业链(17)

\n

在热探测器的敏感材料中 , 氧化钒和非晶硅应用最广泛 。 参考 Antoni Rogalski 2011 年发表的《Recent progress in HgCdTe infrared detector technology》 , 全球范围内应用氧化钒材料的非制冷探测器市场份额达 70% , 而多晶硅为17% 。 因为该类材料都工作在常温环境 , 不需要制冷器 , 所以热探测器也称非制冷探测器 。

\n

\n \n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分类

\n

综合来看 , 制冷型由于敏感材料成本高、使用波段窄、制冷系统成本高等原因 , 使用成本大幅高于非制冷 。 且制冷型的主要敏感材料如碲镉汞和新型量子材料在制备过程中难以生长、成品率低 , 导致价格高于非制冷型的常用敏感材料 。 制冷型不同材料稳定可测的光电效应只集中在部分波段内 , 导致普通制冷型适用波段较窄 , 不同波段的探测任务需要使用多个制冷型探测器 , 或是价格更为昂贵的多波段制冷型探测器 。 非制冷型的响应是温升变化 , 与频率无关 , 因此单一热探测器能够基本覆盖完整红外波段 , 完成各波段探测任务 。

\n \n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