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利器为何持续紧缺?深度解析红外热成像体温检测产业链(22)

\n

\n \n

从整机领域来看 , 由于红外成像行业的准入门槛较高并存在技术封锁 , 目前国际上仅美国、法国、韩国、以色列和中国等少数国家掌握非制冷红外芯片设计技术 , 而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的厂商也较少 , 目前主要包括美国的 DRS、L3、BAE、FLIR、Seek , 以色列的 SCD , 法国的 ULIS 。

\n

其中 , 欧美厂商较早地进入了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产品市场 , 已经建立份额优势 。 根据 Yole Development Group 的统计 , 2017 年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仪全球总销量130万台 , 北美厂商中仅FLIR一家公司份额就达到66% 。

\n

\n \n

而国内供应商主要有大立科技、高德红外、华中数控、睿创微纳、海康威视、大华、中电11所、北方广微、广州飒特等 。 但是 , 相对于国外厂商来说不论是在营收规模还是在市场份额上都较小 。

\n

\n \n

从整个红外产业链来看 , 目前国产厂商在各个环节当中的占比也仍然很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