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电子烟,为什么难成为下一个风口?丨深网( 九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发布的电子烟报告内容显示 , 电子烟又称为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 , 其原理是通过加热一种溶液传送起雾供使用者吸用 。 这种溶液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丙二醇、甘油和添加剂 。

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姜垣曾对媒体表示 , 传统烟草里面所含的有害物质有200多种 , 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把这些有害物释放出来 。 尽管像IOS这种加热不燃烧的电子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有害物的释放 , 但还是会释放出有害物质 , 未成年人使用同样会危害健康 。 所以目前商家所宣传的抽电子烟无害 , 可以帮助戒烟的说法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

根据彭博报导 , 纽约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将老鼠暴露在电子烟烟雾中 12 周 , 剂量和持续时间相当于一名 10 年资历的轻度电子烟吸烟者 。 在试验结束时 , 烟雾已经在动物的肺、膀胱和心脏中造成 DNA 损伤 , 并抑制肺蛋白和重要的 DNA 修复功能 。 一般认为 , 电子烟不含焦油、一氧化碳等香烟有的有害物质 , 仅含尼古丁 , 而尼古丁本身并没有多大危害 , 它只是让人上瘾的一种东西 。 但纽约大学研究人员指出 , 尼古丁在人体内会转化为致癌物几乎毫无疑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