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互联网遭遇乡村文明,一切都是那么奇妙又唏嘘( 四 )

一场洪水 , 引发了我们这一次地势由低至高的短距离迁徙 , 曾经错落的房屋得以井然有序 , 各村形成了「四望湖集镇」 。 不过 , 物质匮乏的先天短板却依然顽强伫立 , 不少「现在的中年人 , 曾经的年轻人」无奈中远走沿海发达地区谋生 , 挣金赚银 。

他们进入了哪些城市 , 做什么样的工作 , 如何流转 , 如何经历苦痛与挣扎 , 很多时候 , 就是改革开放的一个切面 。

后来我才知道 , 1998年 , 我们这些人在经历世纪洪水的洗礼时 , 世界上另外一些地方 , 正在经历互联网泡沫 , 同时也在创造新世纪的互联网 。 那一年 , Windows98横空出世 , 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加州郊区的车库内建立了谷歌 , 华裔青年杨致远将雅虎的业务带入中国……

在中国本土 , 搜狐问世 , 新浪诞生 , 马化腾注册了腾讯公司 , 北漂创业的马云带着团队去长城散心……这些在后来影响国人春节收发红包的企业 , 都是在1998年诞生 。 彼时 , 我们无法知晓20年后 , 微信红包和集五福成为了新的春节标配 。

当互联网和乡村文明的发展被置于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时 , 一切都那么奇妙又唏嘘 。 道路越来越宽了 , 交通越来越便利 , 社会福利越来越科学 , 孩子们能给老人们的钱越来越多 , 能陪他们的时间越来越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