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品牌中,用户凭什么记得你?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四 )

因此 , 也有企业试图用一些手段 , 从激烈的“热点”竞争中解放出来 。 例如 , 京东推出的6.18的招数 , 与阿里巴巴推出“双11”购物节的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 其背后的逻辑也是如出一辙 。 他们都巧妙的选择了错开五一、十一等大型节假日 , 在青黄不接的时令 , 自我造势博取关注 , 进而制造独一无二的影响力 , 这样既可以避开营销高峰期的竞争 , 也能够弥补空缺时间段的营销噱头 。

3、用户时间与注意力的碎片化 , 让营销成本更高

2016年 , 罗振宇抛出了一个GNT(国民总时间)的概念 , 意在说明互联网用户量已经接近天花板 。 事实上也是如此 , 互联网下半场 , 产品推广与品牌营销已经不再是抢占用户 , 而是通过短平快的内容 , 快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 抢占更多用户的时间 。 因此 ,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 , 微博、短视频等产品形态快速崛起 , 成为了时代主流 。 也正因为如此 , 企业不得不在用户碎片化的时间里 , 用最短的时间 , 最短的内容见缝插针 。

三、洞悉用户决策因素 , 才能低成本获取用户注意力

1、B端和C端的决策因素不同 , 用户注意力也不尽相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