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美团做社交( 三 )

在恰当的场景,用有效的方式,与合适的对象,产生预期的连接。

·恰当的场景:最好别是为了社交而社交地撒网、硬撩、尬聊;

·有效的方式: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直播都不是终极方案;

·合适的对象:并非贴几个粗颗粒标签、答几个心理学问题就能匹配;

·预期的连接:工作、约炮、脱单、消遣、结伴……因人因时因场景而异。

从这个视角看,今年1月15日发布的三款社交产品都属单点微创,并未突破微信陌陌们的底层逻辑。

美团,才是最有可能做出下一款“国民级”社交的产品的狠角色。

如果用一句话定位美团的社交玩法的话,我认为应该是:基于消费场景的陌生人高效社交工具。

·消费场景:看同一场电影、吃同一家餐厅、住同一间酒店、游同一个景点、观同一场画展、乘同一班高铁或航班……(每个商家/商品都是潜在的场,每次消费都是唤醒的场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