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磷隧道场效应晶体管TFET,更快的速度和超低功耗集成电路的突破( 三 )

晶体管的不断缩小一直是当前信息技术成功发展的关键 。 然而 , 随着摩尔定律因功耗增加而达到极限 , 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替代晶体管设计 。

在进一步缩小晶体管尺寸的同时 , 要降低开关和待机功耗 , 就必须克服亚阈值摆幅的热电子极限 , 该极限被定义为亚阈值范围内每十倍电流增加所需的电压 。 为了减少CMOS电路的开关和待机功率 , 降低晶体管的亚阈值摆幅至关重要 。

然而 , 由于热载流子注入 , CMOS晶体管存在60mV/dec的基本亚阈值摆幅极限 。 《国际设备和系统路线图》已经预测 , 在不久的将来 , 将需要采用CMOS以外的新材料制成的具有新几何形状的新器件 , 以应对缩小晶体管尺寸的挑战 。 特别是 , 由于可以将TFET的亚阈值摆幅大大降低到60mV/dec的热电子极限以下 , 因此建议将TFET作为CMOS晶体管的主要替代产品 。 TFET通过量子隧穿操作 , 这不会像CMOS晶体管的热注入那样限制亚阈值摆幅 。

特别是 , 异质结TFET具有提供低亚阈值摆幅和高导通电流的巨大潜力 。 高导通电流对于晶体管的快速运行至关重要 , 因为将设备充电至导通状态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且电流较低 。 与理论上的预期不同 , 由于异质结中的界面问题 , 以前开发的异质结TFET的导通状态电流比CMOS晶体管低100-100000倍(慢100-100000倍的运行速度) 。 这种低运行速度阻碍了用低功耗TFET替代CMOS晶体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