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雷军雷布斯的梦想(21)

顺势而为

或许从起名上可以窥见雷军的心态变化:从挟开天辟地之势的《盘古组件》 , 到有出人头地意味的卓越网 , 再到不过是寻常口粮的小米和顺为(即顺势而为)基金 。

如今不再追求名正言顺的雷军扬弃了过去自己了然于胸的管理方法 。 小米不打卡、没有KPI考核制度、除了每周一的例会之外很少开会、组织架构极为扁平——只有8个合伙人、teamleader和工程师三层 , 晋升的唯一奖励就是涨薪 。 这样的层级设计鼓励员工不去考虑人事职级 , 全心扑在事情上 。

「小米就是不想做一家大家看起来管理得很好的企业 。 看起来管理得很好是很容易的 , 管理的真谛是什么?高效率 , 高成长 。 」雷军说 , 「找一帮有责任心的人 , 有经验的人 , 要什么管理呢 , 放手让大家干就可以了 。 」

两周前 , 雷军找到王川私下抱怨了40分钟 , 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小米盒子的包装太难看了 。

「我听了半小时 , 才明白他说的是塑封的分界线没有居中 。 他说苹果能居中你不能 。 我想99.99%的人都不会关心塑封那条线 , 何况还不是直不直 , 是居不居中——你拿个小米盒子 , 撕了 , 打开 , 根本不会注意到侧边那条线 。 」王川说 , 他看得出雷军有时候不喜欢自己的产品设计 , 但会克制自己 , 尽量不表达出来 。 「在小米我们雇佣了一群世界级的人才 , 你雇佣的不光是他们的手 , 更是他们的头脑 , 你得容忍他的想法跟你不一样 。 这方面他做得比在金山好很多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