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 英雄迟暮?( 十 )

在做决策判断时 , 周鸿祎的习惯是 , 单点突破 。 也就是先普遍尝试多个领域 , 看准切口 , 然后集中兵力来赌 。 但换个角度来说 , 这未尝不是360向来总想“花小钱做大事”的现实局限所致 。

在很多场合 , 周鸿祎都对资金表现出一种渴求 , 在美国谋求退市之际 , 他在内部信中写 , “360目前80亿美元的市值 , 并未充分体现公司价值” 。 在《王者荣耀》风靡之际 , 他暗示“做网络安全 , 一定不如做一款游戏一年赚得多 。 ”类似的语录还有 , “我要是像他们一样可以随意拿钱买 , 兜里就什么都没有了 。 ”“我嗅着钱味就来了”“那么多庸俗的钱 , 我也想赚” 。

“这就是为啥我觉得 , 周鸿祎像李云龙?”前百度经理孙玉涵语带调侃 , “除了做事风格像 , 他还特别擅长哭穷 。 ”(李云龙 , 影视剧《亮剑 》中的男主角)

孙玉涵认为 , 外界太容易把360改变乏力的原因 , 完全归结为周鸿祎的善变 。 但他认为 , 这也得从360自身的客观条件来理解他的选择 。 比起BAT小米等公司的资本运作 , 360基本没有战略性的操作空间 , 根本原因就是钱少 , “根本不敢妄动 , 也动不起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