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 英雄迟暮?(11)

而这也是所有工具性产品公司在转型期面临的普遍困境 。 一位360的前员工回忆 , 2014年 , 他曾经为公司做了一个项目 , 当时大家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穷举了360全线产品进行研究 , 却痛苦的发现360明显缺乏移动端带量的入口 。 在那个时刻 , 他突然意识到 , 这也是很多移动端项目 , 360根本做不起来的根本原因 。

一位互联网从业者评价 , 在分析产品和选择市场时 , 周鸿祎往往会优先选择 , 以往自己最熟悉和最有把握的思路 , 这固然最保险 , 但移动互联网的文化差异 , 早已将用户培育得比以往更加口味刁钻 , 这一切都让360以前那一套所向披靡的产品推广策略、运营方式在移动端的效果越来越有限 。

很显然 , 那些比周鸿祎更年轻的竞争对手们 , 在应对移动用户的经验上 , 要比周鸿祎进化得更聪明 , 更有现象力得多 。

在突破自身局限的方势力 , 许多大公司会考虑通过控股的方式 , 与更加年轻灵活的小公司进行合作 。 360亦有同样的布局 , 但遗憾的是 , 许多知名的移动端项目 , UC、头条、知乎、58、墨迹天气却都最终与360擦肩而过 。

推荐阅读